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Day2: 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魅力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7-24 [来源]:

7月22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策略调研”实践团走进马来西亚的第二天,我们一行来到“QS世界百强大学”马来亚大学,参加中文教育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的“永以为好——中华诗词吟唱课程暨汇演”,访问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实践、调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研究现状。

“永以为好”活动包括5场讲座、1场汇演,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马来西亚敬学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浙江大学澜山书院等联合主办。7月22日的三场讲座分别为浙江大学澜山书院院长徐晓生先生的《古韵与现代——诗词的吟与唱》,福建省人大代表、厦门欧厝南音泥土计划发起人吕韶风女士的《天地之和——古诗词展现的中国音乐面貌》,福建省级非遗南音代表性传承人林素梅的《慢节奏的美——南音的吟唱艺术》,讲座与表演交融,互动热烈。徐晓生先生表演的北方吟诵《静夜思》与林素梅女士等表演的南音古乐《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韵律之美、呈现了丰富多样的中华艺术表演形式,赢得马大师生和观众的热烈掌声。23日活动还有古筝、古琴、昆曲、潮曲、京腔等表演。

在观摩“永以为好”课程暨汇演活动中,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一国一策、一群一策”的重要性。带队教师高金萍说,“面向马来西亚大学生,徐晓生先生用最为世人了解的李白《静夜思》进行吟诵,用一首华人皆知的唐诗,拉近了与马来西亚观众的距离;用声情并茂的吟诵表演,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用高超的传播策略激发了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激发了民众对中马文化共同体的情感共鸣。”马来西亚华人大多祖籍为福建、广东,林素梅女士从乐理到表演,全方位展示了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方言演唱的中国传统音乐“南音”,于二弦、三弦之间拨动了马来西亚人的心弦。

实践团走访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考察马来亚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现状。马大中文系成立于1963年,是马来西亚建国后最早成立的中文教学与研究机构,也是东南亚地区汉学研究的重镇。中文系谢依伦博士向我们介绍说,马大中文系现有两个中心:红楼梦研究中心和人间佛教研究中心。这两个中心由民间基金支持,依托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以建立国际交流平台、推进世界各国红学和佛学研究为宗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开展文学创作课程培训,学生文学文化活动等,保存、传授及弘扬中华文化。

实践团在红楼梦研究中心图书室驻足良久,这里收存了两种《红楼梦》译本,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和浙江大学出版社版本,为马来语红学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译本,也为马来亚翻译树立了丰碑。实践团还浏览了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历年活动报告,花开花落数十载,马大中文系已培养了3700多位主修生和副修学生,以及140多名硕博士研究生。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已进入马来西亚政经文教各界,其中1976年进入马大中文系就读的丹斯里陈广才,先后任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马华公会署理总会长,他也是《红楼梦》中心的创立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