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语
HINDI
(一)专业概况
印地语是印度国语,与英语并行为印度中央政府的官方语言,同时还是语言多元化的印度各邦间最为通行的交流语言。据印度官方统计,印度国内以印地语为母语的人口接近两亿,分布于印度中北部的首都德里、北方邦、中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等地区,而会说印地语的印度人则接近8亿,使用人口仅次于汉语,居世界第二。
71886a必赢印地语专业设立于2006年,2007面向全国首次招收本科生。现每四年面向全国招生1个班,约16~24人。印地语专业现有专任中国教师2人,外国专家1人,所有师资均获得博士学位,具备国内外学习经历,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与国内大部分院校同专业师资相较具备一定优势。与此同时,印地语专业开设和后续建设得到了印度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及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通过积极加强与印度相关机构、学校的联系,本专业已与印度5所高校签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通过国际化合作平台,本专业高年级学生可获得机会选派至对象国学习。近年来,95%以上学生可获得国内+国外的3+1培养机会,人才培养路径基本实现国内培养+对象国培养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利用北外南亚语种群平台,发挥小班精培的优势,因材施教,较高比例地实现了语种+学科、印地语+其它南亚语种的人才培养。
印地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印地语语言基本功、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研究潜力和工作适应能力的复合型、复语型、高素质的印地语专门人才。四年本科教学分为一、二年级基础阶段和三、四年级提高阶段。基础阶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技能。课程设有精读、语音与基础会话、视听说等课程,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为主,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高年级阶段,在加强语言基本功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着重训练学生的印地语综合技能,使之具有准确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及对对象国社会、文化等相关领域一定的探索研究能力。课程设有笔译、口译、印地语报章与时事、印度宗教与哲学、印地语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印地语写作等。
本专业自设立以来,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秉持北外“外、特、精”的教学理念,遵循“语言+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以求培养兼具扎实语言技能与较强的国情研判能力、兼备中国情怀与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复语型印地语人才。自2007年招生以来,坚持小而精的培养思路,至今共计招生75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毕业去向展现了一次性就业率高、国际化程度高、就业层次高、分布领域广等特点。近年来,本专业持续向外交部、安全局、部队、高校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中国银行、知名外企、互联网企业等相关企业输送印地语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同时向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英国国王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输送优秀学苗,专业知名度获得稳步提升。
2020年,印地语专业入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新版培养方案修订思路和主要变化
1.新版培养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牢固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将7门深度学习的专业课程设置为荣誉学士学位课程。
3.本版培养方案中,将外语专业必修课程分为外语专业核心课程与外语专业方向培养必修课程两大类,在核心课程中,注重教授外语专业听说读写译、对象国概况、文学史等基本技能课程,在外语专业方向培养课程,注重在外语授课过程中教授有关对象国历史、文化、哲学、时事、文学作品评析等方向课程,使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获得外语专业相关学科知识。此外,还面向学生开设外语专业方向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围绕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明与跨文化研究、文学、语言学、社会与文化等相关方向开设,由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自主选择,有助于实现外语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热爱祖国,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对象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等相关知识,具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能够从事语言服务、外语教育以及涉外工作,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国际化、多元化印地语人才。
(四)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学科基本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知识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对象国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国情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体现本专业特色。
3.能力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专业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国际事务参与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拓展英语等其他语种运用能力。
(五)学科、学位与学制
1.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2.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3.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3-6年
4.学校实行主、辅修制,印地语专业学生可在修业年限内,在主修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另一专业。
5.荣誉学士学位获得条件:
①按规定完成专业课程(含荣誉课程)学习,且每门荣誉课程成绩达到85分以上,非专业课程成绩无不及格;
②学生8个学期总GPA排名在本专业的前10%(含);
③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A.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三项赛事中的一项,并获得“国家或省级二等奖(含)以上”;
B.获得国际性或全国性学科大赛一等奖(含)以上;
C.在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做发言;
D.作为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含)以上;
E.其他方面(如在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有突出表现;
④在学期间,学生无违纪违法行为,无不遵守学术规范行为。
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毕业时经校、院两级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可以被授予荣誉学士学位。
(六)总学分和总学时
印地语专业课内总学时为2708学时,计157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为12学分,总学分为169学分。
印地语专业课内学时及学分明细表
课内总学时 |
2708 |
课内总学分 |
157 |
公共基础课程 |
通识教育课程 |
专业核心课程 |
培养方向课程 |
必修 |
选修 |
必修 |
必修 |
选修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884 |
47 |
224 |
14 |
1248 |
74 |
160 |
10 |
192 |
12 |